2017年初,我接到一个不寻常的出差任务——前往朝鲜进行商务交流。对大多数人来说,朝鲜是个神秘的国度,媒体上对于它的报道总是让人心生畏惧和好奇,仿佛置身于一个无法触摸的世界。但我想,既然要去,就应该亲自看看这个国度的真实一面。
我从北京出发,乘坐飞往平壤的航班。虽然心中忐忑,但更多的是期待。抵达平壤时,机场的布局令我感到意外简陋,与我的想象有些差距。入境手续经过严格检查后,我遇到了我的导游金亮。他面带微笑,穿着整洁的黑色西装,给我一种温暖的感觉。
在接下来的几天里,我跟随团队游览了平壤的主要景点,这段旅程让我逐渐解开了对这个国家的一些疑惑。
第一天,我们先去了金日成广场。这里的建筑高耸,广场中央矗立着巨大的金日成雕像。在导游金亮的介绍下,我了解到,朝鲜人民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庆典,以向领导人表达敬意。这种盲目的崇拜在我看来令人震惊,但在这片土地上似乎是一种常态。
在金日成广场附近,我发现了一些年轻人在练习社交舞,背景是欢快的音乐和复杂的步伐。我走过去问她们为什么跳舞,她们用流利的汉语回答:“这是我们放松的方式,还有很多人会喜欢参加集体活动。”当时,我心中不禁思考:在这样的制度下,他们又是如何通过舞蹈、运动来寻找自我呢?
第二天的行程带我们去开城,它位于朝韩边境。沿途,我看到一些普通百姓在繁忙的市场里交易,卖菜的、卖衣服的,似乎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奔波。我特别留意到那些边境地区,这里虽然资源有限,但老百姓们依然尝试寻找机会来改善生活。
午餐时,我们在一家小餐馆用餐,忍不住问金亮关于食物的问题。他告诉我,尽管近年来粮食短缺问题依然存在,但政府会确保基本的供应,其中一部分还是依赖中国进口。那一刻,我突然意识到那些传闻的粮食危机就在这片土地上真实地发生着。听着他熟悉又略显无奈的声音,我对这一情况产生了深深的同情。
早餐大都是自助的形式,中式有粥、泡菜、简单的炒菜,西式有烤吐司、煎蛋等等。午餐、晚餐基本安排在途中的涉外餐厅,样式多,蔬菜肉类基本是1:1的比例,完全不会吃不饱也会穿插安排朝鲜特色美食:冷面、开城铜碗宴、 朝鲜火锅、平壤烤鸭等。其中在开城的中午,可以尝试高丽参炖鸡,需要自费,一只260RMB,可以四个人一只
第三天我有幸参与了一个社区活动,目的是为了增进外宾与当地居民的交流。在一间狭小的教室里,孩子们正在学习汉字,他们的眼中满是求知的渴望。经过一番交流,我尝试协助他们完成一些简单的中文练习,孩子们开心地说着中文“你好”,我也被他们的热情所打动。
互动中,有几个孩子用稚嫩的声音询问我关于中国的事情,我告诉他们,中国有很多美食,例如小龙包、北京烤鸭,他们闪亮的眼睛似乎瞬间充满了期待。我能感觉到,在这些简单的生活背后,他们对更大世界的渴望就像我幼时一样。
房间里的电视节目有CCTV-1、CCTV-4、凤凰等几个中文频道。楼顶有可以俯瞰大半个平壤的24小时营业的旋转餐厅
当我与学校老师交流时,她提到教育资源紧张的问题,许多家庭即便经济条件相对较好,也希望通过教育改变孩子们的未来。老师的话让我深思,似乎在这块土地上,每个人都有学识与知识的渴求,而不仅仅是制度的束缚。
随着行程临近尾声,我开始体会到朝鲜的生活其实是复杂而多元的。这片土地上,人民的生活状态、情感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期许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卷。虽说朝鲜被贴上不少负面的标签,但我却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互动,以及面对逆境的坚韧。
我再次来到平壤,站在大同江边,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。远处的人们正热情地聊天,虽然言语不通,但我能感受到一种共鸣。他们的微笑与善意犹如阳光照耀着严冬的北国。
回想整个出差经历,我不仅是为了商务交流,也是为了了解与思索。朝鲜的未来由其人民共同塑造,他们的困境、努力与希望一起构成了历史的延续。当我离开时,心中不禁期待着,希望我所见的只是一个新旧交替、慢慢变化的开始。
在飞机起飞的那一刻,我俯瞰着平壤,心头浮现出一句话:“时间是最好的评判者。”过些年后,或许这个曾经被国际社会孤立的国度,会迎来新的契机与变革。而我,只是这个故事中的过客,记录下这一切,让更多人理解那个神秘而真实的朝鲜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【百姓识天下】让您足不出户尽览国内外大事。让信息没有壁垒!(年轻时曾在朝鲜生活过5年,有多位朝朋友)
努比亚Z70S Ultra摄影师版发布,超越不止一英寸,起售价4599元!
没文化急哭了,看不懂 一个字也看不懂。宝宝:咋办 还有六千多天就高考了!网友:赶紧送去上学啊,还等什么。